昨日,在汉召开的第十八届中国遥感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刘经南披露了北斗观测数据的部分评估值。他介绍,有人质疑“北斗”不如运行多年的GPS,但从实验数据来看,“北斗”非但不输国外科技,还能提高精度。 刘经南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专家组成员。他经历了北斗一代、二代从论证到实施的全过程,参与系统的立项论证、方案论证,并承担了一些科研项目;他率领的武大团队在北斗的精确定位和精密轨道确定方面,承担了大量科研任务。 他介绍,去年底北斗试运行,星座组网还未完成,但90%状态下,导航精度都能达到10米以内,地球同步静止卫星初步精密轨道确定在1米左右,地球同步倾斜移动卫星初步精密轨道确定在0.1米左右。这一结果在联合国国际导航委员会(ICG)发表时,让世界专家震撼。 目前,距离北斗一期组网还有一“星”之遥,北斗的精度优势表现得很明显。北斗提供的一些重要数据跟GPS的质量接近,当GPS和北斗一起使用时,相对GPS单独使用,经纬度精度提高分别为13%和10%。
上月19日,我国采用一箭双星的方式,成功将第14颗和第15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升空并送入预定转移轨道。 本月底,我国将发射第16颗“北斗”卫星,该卫星是我国北斗导航系统亚太组网的最后一步。 2020年前后,将建成由30余颗卫星组成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提供覆盖全球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中国“天眼”将搜遍全球 CFP供图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