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环境保护与灾害监测 利用机载成像光谱仪和卫星多光谱扫描仪,对太湖水环境现状和历史演变进行了系统性的定量遥感分析,取得了具有实用价值的结果。 开展863计划“西部金睛行动”,建立我国西部生态环境遥感监测网络系统及西部生态环境动态数据库。通过西部、区域、省市区、典型地区四个层次,实施对西部生态环境和资源的长期动态监测,监督西部大开发中的生态环境效应,提出建设和加强西部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对策。 研制了“沙尘暴的卫星监测系统和沙尘暴的灾害影响评估系统”,通过网络连接,实现了把遥感、GIS和网络通讯技术集成为一个可以实时业务运行并定性、定量、定位的沙尘暴卫星遥感监测与灾情评估的系统。现已利用风云卫星的数据正式发布沙尘暴天气预报。开展了蒙古、朝鲜、韩国与日本的国际合作计划。 研制开发出卫星遥感草原火灾、监测和灾害评估系统,实现了及时发现火点、准确定位火点地理坐标、测算过火面积、计算干草损失量。建立了森林监测与管理信息系统,收到了有火不成灾效果。开展了赤潮灾害卫星遥感业务化监测技术研究,并在渤海、长江口和珠江口海洋赤潮灾害监测业务化实践中得到了检验。 建立了由灾害宏观动态监测系统、机载SAR数据实时传输系统、洪涝灾害监测评估运行系统,已投入使用。对突发性水灾,实现2天之内提供受淹范围及各类受淹土地面积等信息,一周之内提供包括受灾人口、受淹房屋等信息的详细评估报告。全国旱情监测实现每10天上报一次旱情资料。在1998年长江特大洪水期间,利用6颗卫星和3套航空遥感系统,特别是利用了中国的L波段机载雷达系统,对灾区组织成像飞行,获得了100多幅灾情图像,遥感查明受灾面积只有地方统计数据的一半,为灾情监测评估和灾后重建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洞庭湖区的遥感实验信息系统,是由加拿大CIDA的资助下进行的,已推广到亚非21个国家。 4.4 城市规划与工程建设 由于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化指数由2000年的26.7%增加到2003年的37%。高分辨率卫星图像和机载遥感系统,为城市规划和“数字城市”的建设提供了丰富的数据源。例如,通过开展北京中关村高科技园区成像飞行,为“数字北京”及“数字中关村”提供了更新数据;进行2008北京奥运规划区的机载对地观测飞行试验,服务于奥运申办及未来的奥运规划设计,为澳门回归进行三维成像仪飞行,为香港、澳门、北海、上海浦东等城市提供了基于对地观测数据的各类图件及数据,并开展了城市应用研究。 我国资源卫星与SPOT, IKONOS等高分辨率的图像数据,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已在北京城市折迁,香港街区地图更新中发挥作用。全国80多个城市的城市扩张与占用土地的遥感监测,效益显著。天津市早年城市环境遥感的实验成果,率先采用网格化计算机自动制图,出版了环境资源调查,得到世界银行的高度赞誉,为天津市争取世行巨额贷款提供了科学分析依据。 遥感技术为国家大型工程建设提供了勘察与管理信息支持。包括三峡建设、青藏铁路建设、二滩和龙滩电站水库、三北防护林工程、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西气东输等,遥感在选址、勘测、生态环境工程效益评估中,都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在三峡工程预研论证初期,三次遥感估算库区可耕地面积,从而否决了后靠移民的主张,为政府决策外迁提供了依据。已经由中国科学院与三峡指挥部合作,组建长期的资源环境监测中心。 青藏铁路施工以前,有关部门和中科院对高原冻土调查研究与铁路选线,进行了大量遥感和选线比较研究。特别是隧道工程中的喷水含沙等,在南岭、燕山、秦岭大型隧道的勘测工程中,取得了宝贵的经验。 4.5 遥感考古与古环境再现 遥感技术用于考古研究是对人文科学的开拓。2002年12月召开的全国首届遥感考古会议,展示了在这方面取得的成就。利用卫星遥感在长江三角洲吴越文化分布的部分地区,普查出新石器时代到春秋时期的各类古遗址28087座,经与考古学家的共同验证,其判对率达95%以上。利用航天飞机成像雷达图像,发现了陕西宁夏交界地区被干沙掩埋的明隋古长城。在内蒙古和陕北等地开展了多次航空遥感考古飞行,获得了元大都、辽中京、辽上京古遗址的航空照片,出版了多种“航空遥感考古图集”。2002年又从美国购回1万余张二战期间日军拍摄的航片,正对这些资料整理和分析,可能会揭示出更多现在地表已被改造过的考古信息。对近50年来的土地利用、自然环境变迁与人类活动的轨迹,重新作出空间分析和历史评价。 在临淄,结合卫星图像,航空系统,发掘报告,调查报告,普查考古地图和地形图,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大型遗址群地域文物考古信息系统。 在敦煌莫高窟进行了数字化近景摄影测量,为雕塑与壁画复原,奠定了初步基础。进一步利用激光与全息成像,可以把丝绸之路上被掠夺、偷盗破坏文物进行虚拟仿真,唯妙唯肖地再现,遥感为文物修复与保护,记录发掘现场,复原古环境,提供崭新的成套信息技术。 五、地球信息科学展望 20世纪末,在地球系统科学的理论指导下,遥感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与网络通讯技术,已逐步向综合集成的历史阶段。新兴的多媒体、虚拟现实等可视化技术和并行计算、网络计算等高速智能化技术,日新月异,如虎添翼。 20世纪的遥感应用,比较侧重于自然,侧重于无机环境,侧重于资源,侧重于静态观测与识别;而21世纪的遥感应用必将更多地关注人文,关注生态和环境,关注动态监测与评估。在调查研究方法上,也将从单项的侦察、识别,逐步走向定量化的综合集成,由单纯的遥感仪器观测数据,逐步走向多种数据源的融合。 地球信息科学在20世纪末应运而生,与时俱进。它是空间科学技术、信息科学技术与地球系统科学的交叉融合,其目的是要通过数据共享,充分发挥海量数据的作用,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发现知识,掌握规律,用于指导生产和生活。或者说是以信息流调控人流、物流和能流。提高社会生产效率和人类生活质量。它以地球为舞台,上至电离层,即无线电磁波反射或折回地表的上限;下至莫霍面,即地震波反射或折回地表的下限。可以称之为信息圈(也称“人类圈”或“智慧圈”)。这是当今世界人类最活跃,信息最丰富的圈层。也正是“数字地球”的核心空间,是对地观测与遥感应用的主体部分。 我国科学家正开始努力探索地球信息科学的理论、方法和关键技术。例如以遥感像元为基础,建立适应于“数字地球”的网格地图系统,适应新一代网格计算的方法;充分发挥人类图像思维的能力,建立地学信息图谱,来抽象地表达地表现象的规律,进行信息压缩;从遥感获取的现势数据进行虚拟可视化,反演自然和文明发展的历史过程;显示规划方案的景观效果等等,都将有助于更深层次的遥感应用。 遥感技术和应用的不断创新与发展,将极大地丰富地球信息科学的构建;地球信息科学的发展也必将为“数字地球”战略的发展提供理论、方法与技术支持;反过来,“数字地球”战略为地球信息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并会促进地球信息科学的全面发展。二者的结合,必将推动地球科学的发展,及信息社会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应有的新的贡献。 与此同时,信息时代遥感应用与“数字地球”的发展,必将进一步推进发展中国家在经济、技术、文化等领域的南南合作,缩小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数字鸿沟”,推动信息社会和全球经济的整体发展。中-巴地球资源卫星的研制就是南南合作的杰作。目前,我国正在进行2008奥运会场馆的建设,科技奥运、数字奥运、绿色奥运是中国举办奥运会的理念。遥感与“数字地球”将会为奥运场馆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各国运动员提供优质的服务。
不久的将来,载人飞船“神舟”号顺利升空,海洋卫星和“数字海洋”的建设与时俱进,“探月”计划提到日程上来,遥感应用与“数字地球”方面的国际合作,视星空将会更加辽阔,机遇将会更加令人鼓舞。 (责任编辑:admin) |